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包浩斯

造形教育導入了抽象藝術,其目標乃在於開發普遍性創造力及探討形、色、材質感等問題。抽象基本元素中的「點、線、面」,大部份高職設計相關科系皆將之列為必備的練習項目之一,對此已習得初階造形概念的學生,科技大學「構成」課程應如何引導?本研究將針對「點、線、面」之教學單元出發,再深入探討從具象到抽象的相關問題。本文主旨在探討造形教育中的造形方法,內容除了從文獻中追溯造形教育導入抽象藝術之歷史淵源、抽象藝術的二大分類--熱抽象及冷抽象之外,並省思冷抽象之代表人物--蒙德理安的「樹」連作中,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過程。參考此過程所設計的新造形方法:依照「具象重現」、「簡化線條」、「確定骨格線」、「點、線、面構成」四個步驟進行演變,並將之導入本系「構成」課第一次的教學單元中。文中亦將闡述學生於此項實驗性教學的作品成果。

關鍵辭:抽象、冷抽象、熱抽象

一、緒論
本校視覺傳達設計系四技日間部的學生來源,大部份來自於高職相關科系的廣告設計科及美工科。根據「技職體系商業類科設計基礎課程銜接性之研究」一文對於高職學校廣告設計科一年級造形課課程之調查中,顯示大部份學校對於造型的認識都是從「點、線、面」至美的形式原理開始,在課程安排時間上則差異頗大,有十一、十二堂課及三堂課之別。而本人於構成課中,安排了解學生高職或補習班的作品集,亦發覺「點、線、面」皆為必備單元。所不同者,有些學校只做性質解說,有些學校則實際進行練習。練習的方法則有將點、線、面的抽象元素與律動、漸變等形式原理相配合做畫面構成等方式。在學生的學習上,適當的「重覆及連續」能增強學習印象,但過度重覆或銜接差異太大將會造成學習意願的低落。本篇研究及實驗練習部份乃實施於本校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一年級的構成課中,列為第一個學習單元。上課之內容考慮學生的學習背景,包括對於「點、線、面」的性質做解說複習外,更從此造形基本三元素出發,更深一層地包含本研究的範圍:()追溯造形教育導入抽象藝術之歷史淵源、()抽象藝術發展的兩大脈絡、()蒙德理安「樹」的連作:從具象到抽象演變過程的探討()根據蒙德理安「樹」的連作過程中,啟發、設計新的造形方法、()此新的造形方之驗實練習。透過上述內容引導與實作,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在體驗「從具象—抽象—點、線、面構成」的抽象化過程中,思考造形教育與抽象藝術乃是有其淵源的,而非只是製作一樣作業。().藉此課程單元的導入,能與學生先前所學相關「點、線、面」之課程有適當的「重覆」及深入的「連續」性;
二、名詞釋義
對於「抽象」一詞,在法語中有兩種含意,即abstract abstraction。前者是開始時,就不為具體形象的觀念所影響,完全憑直覺(intuition)和想像作畫:後者是指從具體的形象出發,發展到抽象的行為。抽象繪畫一如Van Doesburg 所下的定義:「我們對於現實,自外界意象所得來的經驗,如果搬到畫布上,它只屬於構成繪畫的純粹基本要素—點、線、面、色彩—多樣的組成,而非外界的相對物。」
三、造形教育導入抽象藝術的歷史淵源
從歷史的角度觀察,造形教育的開端,一般被認為是起源於德國包浩斯(Bauhaus)的預備教育(Vorlehre)。包浩斯成立的時期,也正是抽象藝術開始發展的時期,其中包含了荷蘭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等人的新造形主義(Neo-plasticism,1917-1931)、蘇俄馬列維基(K. Malevich)等人的絕對主義(Suprematism,1914-1920),以及那基(M. Nagy)等人的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1919-1930),特別是新造形主義和構成主義,更與包浩斯發生直接而具體的關係。在上述這些人士中,也有部分直接參與了包浩斯的預備教育。當時包浩斯的教師們,如伊登(Johannes Itten)、阿爾伯斯(Josef Albers)、那基(M. Nagy)、克利(Paul Klee)、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等人,也有許多對於色彩及造形教育方面的研究著作,對於世界各地之設計及藝術相關學校及後來的研究者有很大的影響。我國構成教育的導入約在民國五十年前後,以引進日本為多。日本以「構成」為名的造形教育,又稱為「基礎造形」,本質脫胎於包浩斯的預備教育。「構成」的內容即是以造形各領域(繪畫、雕刻、工藝、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室內設計)中,共通、基礎性而且重要的問題作為研究與教育的對象。這些共通且基礎性的問題包括形態、色彩、質感、構圖、開發美感或直觀力等的教育法,利用器材(機器、材料)探求造形的可能性等。
造形教育導入抽象藝術,捨棄描寫及迴避容易產生移情作用的具象表現,藉此訊練學生能以客觀超然的立場去面對形、色、材質等等的問題。並將此所培養的基本造形能力,發揮在以客觀性為思考著眼點的設計上。

四、抽象藝術的兩大脈絡
抽象藝術(Abstract art)是二十世紀繪畫運動的重要思潮,一般將抽象藝術分為兩大脈絡來探討:一是以塞尚和秀拉的繪畫理論為出發點,透過立體主義,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俄國發展出來的幾何學、構成主義等運動的代表,這是最早及最重要的一支,是純幾何學的,主知主義的傾向,又稱為合理的(rational)「幾何抽象」或「冷抽象」(abstract froid)。另一支則以高更的藝術理論為出發點,經馬諦斯的野獸主義,而帶有浪漫主義的傾向,又稱「抒情抽象」或「熱抽象」(abstract chaud)

理論上常以蒙德里安的作品為幾何抽象代表,另以康丁斯基的作品為抒情抽象代表。冷抽象的傾象是屬於知性的、構成的、建築形態的、幾何學的。熱抽象的傾象,是屬於直觀的、感性的、有機的、生理形態的,不是構成而是裝飾的:同時強調其神秘性、自發性、非合理性,帶有浪漫色彩。此二人雖然代表兩種傾向完全不同的抽象藝術,卻均不約而同地使用色、線、面或點等造形要素。他們在本質上已成功地打破「繪畫必須仿造自然」的成見。康丁斯基的熱抽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演變為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蒙德里安的幾何抽象,其後與諸種藝術綜合而轉移為包浩斯運動(Bauhaus movement),並影響及建築、工藝、工業設計、印刷等諸領域。

五、蒙德理安(Piet Mondrian)
「樹」連作—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過程蒙德里安的繪畫變遷所顯示的單純化,是從一棵具體的樹再現出發,往更普遍的樹的形似發展,然後再往更普遍的「樹構造的再構成」發展。此一有名「樹」的連作,從具象演變而來的程序大抵分作四階段,是最足為初學者參考的方法(1)

1908 年的「紅樹」受到梵谷影響,呈現粗獷線條及對比色彩,在形式上是用線條畫出樹的平面形象,取代過去的寫實方式。1912 年「灰樹」以立體主義的分析方法,從梵谷風格轉為二度空間裡的立體表現,更加延伸立體派的精神,注重構圖平衡與畫作獨力發展。1912 年「開花的蘋果樹」,以樹木的形狀為基礎,更加簡化線條。1912 年「開花的樹」,樹幹變成由黑線組成的架構,後面有粉紅和灰藍色的背景,包括花朵和天空,畫面的結構已被解體為許多獨立的細胞。

此後蒙德里安的繪畫變貌愈來愈大,不久便進入了無對象的世界。他所主張的「新造形主義法則」中,在形式上是把構成繪畫的造形要素,還原到最後的基本形態,構圖上迴避曲線和斜線,完全限於垂直線和水平線來組成。色彩又限於紅、黃、藍三原色,和黑、白、灰等無彩色。而組織其間的形式關係是一種避免重覆、對稱,強調均衡的關係。這些形式所欲表現的內涵就是普遍永恆。
六、課程單元設計蒙德里安「樹」的連作之抽象演變方法運用
蒙德里安「樹」的連作從具象出發,純粹以線條構成,經過分析簡化達到僅呈現骨骼的畫面。本課程單元乃依據此特性設計:選擇「Toy Story」此部動畫在課堂上放映,並事先告知同學於觀賞影片後選擇印象最深刻的二個畫面,並依照「具象重現」、「簡化線條」、「確定骨格線」、「點、線、面構成」四個步驟進行演變,並以無彩色進行此項練習。整個造形發想程序如下所示:
步驟一:<具象重現>播放「Toy Story」影片。
1. Toy Story 故事中,選擇二個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可紀錄該影片本身的構圖或心中的印象畫面,並留意故事中的情結。
2. 儘可能地重現原畫面,以具象方式畫出,要能把握人物、背景特色。
3. 可以使用線條描繪出來,此處的線條是用以表現物象的界限。
步驟二:<簡化線條>將「步驟1」線化。
1. 簡化「步驟1」時需注意去除繁瑣多餘線條,但可保留物、景之特色,練習在「去、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點。
2. 此階段可使遠景、中景之距離淡化,漸趨平面化。
步驟三:<確定骨格線>
1. 將線條整合,可延長局部線條與畫面邊界作連結,形成畫面分割。
2. 運用線條具有的特質。例如:曲線富有機性和溫暖意識;直線則冷淡、簡潔和理智;同時應用曲、直線所構成的畫面,能展開無限的運動感。
3. 線條特質能適當表現所選故事畫面。
4.此階段應確定線條,可作局部線條增減,使之成為步驟四之骨骼線。
5.此階段的骨格線已將「步驟1」的具體形象破壞,使畫面趨於平面化、抽象化。
步驟四:<點、線、面抽象元素構成>黑、白、灰色構圖練習。
1. 依據「步驟3」所繪製的骨格線,以點、線、面元素構成畫面。
2. 此階段會因灰色調而使畫面呈現空間感與立體感,呈現幾何形狀畫面。
七、實驗作品:






七、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之造形方法與蒙得理安一系列「樹」造形演變過程之間的異同點為:
1.均為從具象發展到抽象的演變過程。且均為純粹以線條構成、經過分析簡化達到僅呈現骨骼的畫面。
2.蒙得理安的骨骼畫面較少用到斜線,而呈現靜態的視覺。本實驗「步驟3」則可運用線的各種特質。
3.蒙得理安是往「更普遍的樹的形似」發展,而本研究以故事為對象,仍強調保留其情節與物、景的特徵。
4.蒙得理安運用色彩表現在平面化的構圖上,仍可表現出空間感。本實驗「步驟4」可運用灰階及斜線配置,易於空間感的表現。

此次課程單元設計與作品實驗所呈現的現象及建議為:
1.以有趣的影片來引導同學,再導入的主題,的確引起學習興趣,不致因嚴肅的「抽象」問題降低學習效果。
2.建議於影片放映前,提醒同學注意特殊取景方式及人物造形,否則易被故事情結所吸引而忽略。
3.需在第一步驟便妥善安置構圖,因「步驟1」的取景、構圖直接影響以後步驟之連作作品。
4.第一步驟的素描能力,.第二步驟的線條簡化,及第三步驟線的特質與美感表現如何運用於故事表達,第四步驟的明度階與構圖中點、線、面元素的配置,都是此項實驗創作的練習重點。
5.此造形方法以抽象幾何形式呈現故事情節,亦可運用於一般的插畫作品上。

資料來源:http://ir.lib.cyut.edu.tw:8080/bitstream/310901800/8138/1/Microsoft+Word+-+1999%E5%B4%91%E5%B1%B1%E7%A0%94%E8%A8%8E%E6%9C%83%E8%AB%96%E6%96%87.pdf